鱼不服_分卷阅读173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173 (第4/4页)

以为是。

    太子倒是有点样子,但是太子的身体太差了,宫钧觉得不等皇帝驾崩,太子可能就要先走一步了。

    宫钧走不了“从龙之功”的路,就只能另辟蹊径。

    他要立一个大功。

    不是救驾之功,是一个让齐朝皇室都要感念他功绩的大功,然后就能安心地称病荣养了。

    什么功劳有这么大呢?那当然是传国玉玺的下落了!

    皇帝陆璋与锦衣卫周指挥使都认定楚朝有一部分珍宝包括传国玉玺在内,是被孟戚带走了,可是宫钧不这么想。

    他仔细钻研过前朝留下的史料,不止是楚朝,还有陈朝的。

    陆璋认为孟戚与楚元帝君臣生隙,盗走玉玺;周指挥使觉得孟戚在楚朝初立去追陈朝皇室的时候就把玉玺掉包了。宫钧认为这些都不对,从有限的史官记载与内容详尽的楚帝起居注看,楚朝开国君臣的关系最初是十分融洽的,那些臣子虽然在朝堂上针锋相对吵得不可开交,却都是办实事的人。

    而今日文官武将各分派系,但凡政敌提出什么,一律反对。俗称为了反对而反对,根本不管是否于民有利。

    宫钧不是那种为官为民的臣子,但他会尊敬这样的人。

    孟国师既不求名,也不要利,还深得楚元帝信重,为什么要偷换玉玺?

    按照孟国师爱憎分明的性情,楚元帝杀了三公九侯之后,他更有可能去砍皇帝的脑袋而不是偷走玉玺。

    所以传国玉玺的下落,应该跟孟戚没有关系。

    至于锦衣卫从故纸堆里翻出来的那个知县薛庭,宫钧也不觉得传国玉玺与前朝后裔会跟这个人有关。同为江湖人,薛庭的做法不是很明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