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233 选举(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33 选举(上) (第5/9页)



    斯 大林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这跟团中央委员会的格局有很大的关系,除开他、格奥尔吉还有某仙人这三个空降的,其他还有十二个名额,这些个名额都是由外面一千五百多名进步青年选举产生。

    前面也说了,这一千五百多人成分不一,有学生、有工人、有士兵还有农民,其中学生是绝对的大头,如果按照比例等比产生,那么中央委员会可以直接改成学生委员会了。

    这种局面当然是党委和列宁不愿意看到的,权力结构失衡了,那么这个团组织能不能听党的话还真不好说,没看见斯 大林这个中央委员都被一帮学生打成了猪头三?

    所以必须要制衡学生派系,不能让他一家独大。列宁想到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不按照人数比例产生中央委员。而是按照职业平均分配指标。三个最重要的归党组织,其他的十二个你们四家平均分配,每家三个。

    这种分配方案避免了一家独大,而且也有能说得过去的理由,为什么你们是每家三个名额呢?那是因为你们这四家代表的是全俄国的青年人,虽然现在积极分子中人数有多有少,但是你们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暂时人多就多占名额,一切都要从长远计!

    这么一来团中央的权力是平衡了,但是问题也就来了,这四拨人马谁都不认识谁,谁都对谁不了解,你说你要当宣传部长,人家也可以说要竞选。选来选去最后的结果是,票都投给了自己熟悉的人,到最后谁当部长,很可能得交给上级党组织来裁决了。

    而斯 大林就认为这里面他就有空子可钻,他是第一书记,又是党中央的中央委员,至少稍稍歪一歪嘴,这个宣传部长就落不到李晓峰手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