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20 隐忧 (第4/9页)
“但是像二月革命一样推翻如今的临时政府还不成熟是吧?” “您果然是这么认为的!”李晓峰欢喜的说道。 不过列宁却没有他那么高兴,似乎还有些惆怅:“我倒是想发动群众大干一场,不过把握却不是很大啊!” 李晓峰当然理解列宁的心情,他多方奔走为的就是推翻临时政府,进行二次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 义政权。好容易等来了这么一次机会,让他克制住内心的激动,放弃这次机会耐心的继续等待,说真的,确实很难。 不过这世上能成大事者,哪一个没有惊人的毅力,面对巨大诱惑还能做到冷静客观,这只是基本素质。而列宁就具备这样的素质,是的,这一次确实算个机会,但是他也很清楚自己手里的底牌不多,就是党内都没有完全整合好,基本上还是一盘散沙,贸然发动后果堪忧。 而且,虽然米留可夫的宣言让临时政府站在了风口浪尖之上,但是真正拉住了仇恨的只是米留可夫和古契科夫,工人和士兵的愤怒大部分是冲这两个货去的。像总理李沃夫一干人,基本上受到的冲击不大,真正事情闹大发了,大不了让米留可夫和古契科夫背黑锅,撸了他们的官帽子平息众怒好了。 列宁的猜测无限接近于真实,历史上彼得格勒在五月三日爆发大规模游行示威之后,经过临时政府和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紧急磋商,米留可夫和古契科夫当了替罪羊,换了六个苏维埃执行委员当部长,然后群情激奋就被平息了,再然后一切照旧。 也就是说这次四月危机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起到的作用是相当的有限的。在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