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266 激进和保守 (第2/8页)
我们需要的是一心一意的搞好我们国内的革命斗争,而不应该三心二意的到处管闲事!” 实话实说,李晓峰之所以要跟托洛茨基叫板,就是因为最后这一条。托洛茨基这货太喜欢管闲事了,他的不断革命论说白了就是不断的鼓动新的国家造反,就是想引起连锁反应。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这货将无产阶 级革命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在这上面了。按照他的理论,只有不断的造反,鼓动更多的国家投身于造反大业,共 产主 义才能实现。而且还很断然的下了一个结论——任何一个单独的国家是无法建设社会主 义的! 客观的说,他的这一套理论有合理的地方,但是问题也不小。按照他的理论,苏维埃俄国就算铲除了国内的*****稳固了政权,也不算取得了成功。俄国或者苏联是无法单独建设社会主 义的,只有不断的向外输出革命,闹他一个天翻地覆才算成功。 可是,这现实吗?三年国内战争让俄国是退化了几十年,在一穷二白的局面下,大家伙饭都吃不饱,哪有那个精力输出革命?已经是勒紧裤带过日子了,你丫的别穷折腾了好不好! 按照托洛茨基的理论,俄国革命胜利之后的第一要务就是输出革命,否则从长远看就是失败。这不是作死吗?俄国革命之所以会胜利,原因很复杂,但最主要的有一条,一战让帝国主 义国家筋疲力尽,就算看布尔什维克不顺眼,也暂时没那个精力和兴趣去斩草除根了。但是,这不等于布尔什维克就可以蹬鼻子上脸,按照托洛茨基的理论,不断的输出革命,不断的去撩拨那几家大流氓,总有一天要触及他们的底线。 那时候,帝国主 义大流氓们会继续忍耐?会不给布尔什维克一点颜色看看?而且以红军当时的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