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在1917_179 节目创意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79 节目创意 (第4/5页)

不愿意听课。

    说白了,布尔什维克的这些老革命都太正统,对他们来说革命就是一场斗争,非得分个胜负。但是《锵锵三 人行》的宗旨却无关什么胜负,虽然它确实有鲜明的主旨——点评时政。但是却不需要搞得血琳琳的,玩什么文攻武斗,讲究的是点到为止,过犹不及。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锵锵三 人行》的主持就像是相声中的捧哏的,他在舞台上话可以不多,但是每说一句话都必须到点子上,能让逗哏的尽情的发挥。就是衬托出鲜花的那一片绿叶。

    可在如今这个狂躁化的俄国,想当红花的人居多,能甘当绿叶,能掌握好这个尺度的主持人,恐怕是没有,更何况这个主持人还得有点语言艺术,能有点小幽默,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在粗鄙的俄国北极熊里算是凤毛翎角。

    所以一时之间李晓峰愣住了,很有些抓耳捞腮和无可奈何的意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李晓峰虽然是个仙人,但也没本事将八十年后的老窦给抓来主持节目啊!

    “看样子人选的问题很为难啊!”捷尔任斯基说了一句,其实在李晓峰提出构想之后,机敏的他立刻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不光是主持人难产,更是这款节目的氛围和如今俄国的社会情绪有那么一点点不兼容。

    俄国现在的社会情绪是激烈的、暴躁的,所有的老百姓心中都充满了愤怒和不满,在这种普遍急躁的情绪下,《锵锵三 人行》就显得有些温吞水了。

    在捷尔任斯基看来,如果真的要做一款评论时事的谈话节目,基调绝对不能这么软。大可以更犀利更激烈一些,最好是有两种观点的直接碰撞,吵成一锅粥才好看。

    对于捷尔任斯基的想法,李晓峰有些无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