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63 泄愤(下) (第8/8页)
人愿意替人受过的。更何况布哈林还比较“老实”,他看不惯托洛茨基的手段,说不定就会跟这货分道扬镳。 也就是说李晓峰的举动,无心之中往布哈林心中埋了一根刺,如果托洛茨基以后还不知道收敛,恐怕布哈林第一个就不干了。而这一点才是最让列宁满意的地方,通过微乎其微的付出,就给政 敌的联盟之间开了一道裂痕,这样的手段哪怕是无心插柳也实在是太精彩了。 那么列宁的估计是正确的吗?布哈林和托洛茨基之间真的出现了问题吗?那是很显然的! 事情发生之后,布哈林就气冲冲的找到了托洛茨基,对这个坑爹队友的无耻行径给予了强烈的批判,总而言之,言语之间是很不客气,骂得托洛茨基很没面子。 当时托洛茨基虽然没有翻脸,而且也“勇敢”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但是他心里是否真的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是不是真的一点都不计较,那完全就很难说了。 “布哈林同志,我那也是迫不得已,你以为我愿意这么做?”这货苦口婆心的说道,“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俄国,也是为了革命!” 这时候布哈林最大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他就是太天真,太容易轻信别人,瞧着托洛茨基道歉了,他也没有继续计较,只是说道:“那也不能如此的不折手段,影响太恶劣了!” 托洛茨基心里不以为然,嘴上却唯唯诺诺的说道:“说的,我现在也很后悔啊!如果知道后果这么严重,我也不会这么做的!不过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除了消除恶劣的影响,就是朝前看!我认为,我们除了要防备列宁借此攻讦我们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赶紧让乌利茨基同志回来,只要他回来了,我们就能够扭转被动的局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