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0 提干 (第3/5页)
种最敏感、最聪明的人才能领会他的思想。就像这一次,明面上看列宁只是要树立一个榜样,实际上树榜样这个动作本身就值得深思。 为什么要树榜样?为什么选在这个时候树榜样?为什么树立的榜样是李晓峰?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榜样就是标杆,这个标杆首先就需要列宁的认可,也就是说这个标杆代表了列宁的意愿。向标杆看齐,向标杆靠拢,也就等于是像列宁看齐和靠拢。 列宁之所以要树立一个标杆,就说明他需要这个标杆,需要用这个标杆行使自己的意愿。或者说直接一点,这个标杆所拥有的意志是如今党内所没有的,只有缺乏和没有的时候才需要标杆和榜样。就像行走在森林中的旅人,如果他没有迷路,就不需要向导,需要向导的时候也就证明他迷失了方向。 同样的道理作用在党内,如果对思想氛围和前进的方向十分满意,列宁同志需要郑重其事的树立一个标杆吗?他老人家又没有吃撑,干嘛要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列宁同志这是对党内的局面不满啊!聪明的人第一时间就该想到这一点,然后他们马上就该想到,让列宁不满的源头在哪里?这个问题其实也简单,季诺维也夫的行动已经说明了一切。唯一让党内的聪明人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李晓峰会被选为标杆,这个小家伙太年轻太没有资历太没有声望,凭什么这个标杆就是他? 凭什么?在老革命和老同志看来,在党内最重要的是资历和声望,只有资历老声望高的同志才能处于领导地位,才能成为榜样。但是他们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列宁树立标杆就是对某些老资格高声望的同志不满,这时候怎么可能选一些不同意他政治观点的人成为标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