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094 想不通 (第2/5页)
额。真不知道是怎样的无良才能说出这样话,当年你借钱的时候难道也是这副嘴脸?无耻之极! 当然最无良的还不是加涅茨基,更令人发指、更无耻的就是10年后被斯大林处死的季诺维也夫。无论在国外极端困难的日子里,还是十月革命前夕取道德国返俄的危急关头,他都得到了穆尔的热心帮助。但是在得知穆尔的还款要求之后,他竟置列 宁的指示于不顾,首先是极力阻挠穆尔赴俄,继而又致信斯大林明确表示反对还款,主张将此“大宗款项”交给由他主持的共产国际。当政治局最终决定还款时,他又同斯大林商定要分期陆续办理。你说此人是怎样的狼心狗肺! 要李晓峰说,后来斯大林干掉季诺维也夫和加涅茨基,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干了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像这样的货死有余辜! 反倒是与此事无直接关系的布哈林看不惯这种做法,明确表示要按列宁的指示,马上彻底还清欠款,他说:“不要时不时用几个戈比去打发”这位困难时帮助过党的国际友人。 从表面上看,办理此事的关键人物是时任中央书记的莫洛托夫。不论是列宁、蔡特金还是穆尔本人的信都集中在他手里,由他实施办理。但他却始终拖着不办,因为他很清楚,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总书记斯 大林。而大权在握的斯大林可能正忙于同托洛茨基斗争,根本不愿理会此事。最后,要不是碍于蔡特金的面子,要不是怕多病缠身的老穆尔死在莫斯科,产生十分不好的国际影响,这件事不知还要拖多少年,而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也很难预料。 应当说明的是,这决非简单的经济问题。因为这笔欠款满打满算不到5万美元。放在普通个人的账簿上,或对处于地下状态的困境中的革命党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