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2节 (第3/7页)
” 这次,他爹和他爷爷都打起精神,听得很认真。不管自己皇帝当得如何,共同培养的继承人还是很成功的,这怎么不算是一项功绩呢? 朱翊钧收起账本:“大臣们夸我是守成之君,中兴之主,可我觉得不是。” “隋炀帝,唐玄宗,宋徽宗……中兴之主和亡国之君之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窗户纸。进,则名留青史,退,则万丈深渊。” “只要我一日是大明的皇帝,就一日不敢懈怠。” 说完他看了看供桌上的两尊神位:“你们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没有的话,今日议事到此结束,我下次再来看望你们。” “……” 俩老的被小的教育了一顿,奈何开不了口,只能他说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朱翊钧又亲自将穆宗神位送回昭陵,路上还不忘叮嘱他:“皇爷爷要是凶你,你忍一忍,毕竟他是你爹。往后,等我来了,我能治他。” 张懋修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朱翊钧隔三差五就宣他来御前陪自己看书、闲聊。 张懋修从小就乖,读书颇有天赋,又勤学,励志要成为杨慎那样的“相门状元”,他也的确做到了。 朱翊钧却道:“状元及第只是开始,杨慎的博学,可不仅仅止于此,你要成为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杨慎著述种类之丰富,明兴至今,皆称其第一。 朱翊钧小时候就读过他的那首《临江仙》,后来又让人搜集了许多他的著作,藏于宫内。除了诗歌词曲之外,还有经学、史学、医学、编纂、杂著考订、音韵文字、诗词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