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0节 (第3/5页)
朱翊钧毕竟是个五岁的孩子,练字还停留在临摹碑帖的水平。 徐渭从旁给他指点,甚至大笔一挥,写了一幅自己非常满意的作品叫他品鉴。 朱翊钧却不领情:“你写的字,我都看不懂。” 徐渭问他:“昨天的《墨梅图》你怎么能看懂?” 朱翊钧说:“昨天的能看懂,今天的看不懂。” 明代开科选士,皆用楷答卷,务求工整。字写得不好,文章作得再好,也会名落孙山。 渐渐地,大家的字都写得横平竖直,大小一致,方正光洁,连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也都严格控制,就跟印刷出来的一样。 朱翊钧常伴嘉靖左右,识字之后,把他皇爷爷的奏章当课外书读,见得最多的就是这种台阁体,他身边的人也用这样的标准指点和要求他。 徐渭则是另一个极端,他擅长行草,字就跟他的人一样,气势磅礴,狂放不羁,用笔狼藉,自有一番独特的生命力。 朱翊钧看不懂,也正常,看得懂才奇怪。 徐渭又提笔写下几个他能看懂的字,朱翊钧凑近了一瞧,乐了:“你写楷书也与别人不同。” 徐渭握着他的手:“无论写字作画,都要遵从自己的本心,别让旁人的规矩束缚你。” 在朱翊钧看来,徐渭就是个奇怪的老头。说话做事都与别人不同。但是和他一起写字却一点也不枯燥,反而能真正体会到书法的乐趣。 这一日天气不错,艳阳高照,气温也回升不少,阳光洒在身上,暖融融的。 徐渭写不出青词,李春芳便不许他外出,整日把他关在小院中。他闲来无事,坐在院子里一块石头上晒太阳,视线却时不时看向院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