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长孙的团宠日常_第15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2节 (第2/7页)

,随即拍板:“这件事就交由内阁去办。”

    说罢,他就站了起来。太监高喊“退朝”,群臣跪了一地。

    朱翊钧也跟着跪下来,隆庆走过他的跟前,弯腰把儿子拉起来,牵着他转到了屏风后面。

    朝堂上只是一个决策,具体如何实施,还得下来之后,内阁召集相关人员开会商定。

    后来,朱翊钧查阅过大量福建送来的奏章,与张居正再次聊起这件事的时候,他才明白,令徐阶不得不答应开海的根本原因是,短短几年时间,东南沿海走私商贩迅速发展,已经有多个颇具规模的海商,朝廷若是再不放开海禁政策,他们之中极有可能再次诞生一个,甚至多个“王直”那样规模的走私团伙。

    王直可是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在海外还有自己的领地,眼看着就要自立为王,发展出独立政权。

    这样的土皇帝,有一个就已经让大明吃不消了,多来几个,皇上和内阁得天天愁得睡不着觉。

    在这样的形势下,再坚持什么祖制,那就真的是不顾大明王朝和沿海百姓的死活。徐阶不是严嵩,他有底线,断然不肯背上这样的千古罪名。

    开放海禁,让他们在朝廷严格管控下,合法进行海外贸易,对于这些海商,也是一种牵制。

    就像徐泽民在奏梳中提到的:“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不久之后,内阁就呈上了具体开海的方案。朝廷先以福建漳州府月港为治所设立海澄县。

    海澄县建立之后,朝廷在此处开设月港洋市,允许商贩到东西二洋进行贸易。

    “王安,”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