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2节 (第2/6页)
:“那就年后择吉日迁宫。”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那么现在还有第二个问题——小皇孙的讲官究竟该有何人来担任,这是个难题。 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搞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朱翊钧只是裕王世子,不是皇子,更不是皇太子,他以什么身份读书? 皇孙读书倒也不是没有先例,可朱允炆那是死了爹,正经被立为皇太孙。 皇上宠爱皇孙没问题,但也不能不顾儿子死活吧。 第二,朱翊钧虚岁四岁,周岁只有三岁。一个三岁的孩子,首先他要坐得住,其次他要听得懂。 第三,该指派什么官员做他的讲官?是翰林院检讨,还是翰林院编修。 徐阶张口就是:“按照祖制……” 嘉靖打断他:“徐阁老,皇孙读书不是皇太子出阁,不用按照祖制来。” 他说这话,徐阶就放心了:“如此,臣倒是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说来听听。” “国子监司业,张居正。” 嘉靖何其敏锐,立刻反问了一句:“你的学生?” “……” 第29章 张居正是徐阶的学…… 张居正是徐阶的学生,这又不是什么秘密,满朝文武皆知,嘉靖自然也是知道的。 徐阶脸上甚至还有几分骄傲:“回陛下,正是臣的学生。” 嘉靖又问:“为何推荐此人?” 徐阶又说:“世子早慧过人,闻则能诵,年仅四岁,已经熟记多部经典。臣以为常人难以胜任世子讲官,唯有相同经历者,方能更好教授世子,为其释疑。” “张居正年少聪颖,乃是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三岁中举,十七岁中进士,选为庶吉士。正是世子讲官最合适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