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1节 (第2/6页)
,他也反对。 张居正从始至终都没有表态。当然,四个人有三个人反对,他一个人的意见也没那么重要了。 况且,他也是徐阶的学生,自然而然的,大家都认为,他与徐阶的意见应该是一致的。 隆庆虽然感觉有点可惜,但还是尊重内阁的意见,不尊重也没办法,话语权在人家手里。 朱翊钧站在旁边有点不甘心,他的目光一直落在张居正身上,从一开始就期待着他的张先生会站出来说些什么,但张居正从头到尾却没发过言。 “我……” 朱翊钧向前走了一步,刚准备发言,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他的身上。 在别的朝代,皇太子或许是个高危职业,但是在明朝,皇太子的生存空间还算比较宽松。只要比亲爹活得长,就能顺利即位。他们大部分时候都在上课,学习如何当个贤君,也可以参政、监国。 眼前这个皇太子,从小在先帝身边长大,不管是批阅奏章,还是处理政务,都比他爹更有经验。 比起隆庆,几位阁臣甚至对他的想法更有兴趣。 朱翊钧没看别人,只看着他的老师,张居正却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朱翊钧又侧头去看冯保,后者也流露出不赞成他此时站出来发言。 他们俩一个是朱翊钧的老师,一个是他的伴读,是他最信任的两个人。既然他们都让他不要说话,小家伙便改了口。 他看向隆庆:“父皇,我回去读书了。” 那封徐泽民的奏疏是儿子先看到的,也是儿子坚持将内阁召来面议,隆庆见不得他失望的神情,于是又说道:“倒也不必急于下结论,这封奏疏先不发,诸位阁老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