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第2/3页)
哪家的必对题。 卑如蝼蚁的百姓,只要日子过得去,并不十分关注今朝皇帝哪家坐的说法是对的,只要没有苛政落到头上,哪个做皇帝都是万岁,跪下磕头就好。 崔元逸也跟他爹崔闾一样,除了知道今朝天下姓甚,对于朝堂大人各工分布一概不知,出了江州府外的其他州府区域,几乎情况一抹黑,要不是崔闾让他去打探,他都闹不清当今天子易过姓。 大宁开国武皇帝不姓武,当今圣上才是武姓承宗嗣,其本家就是世代镇守北境的武帅府,太上皇一辈子未婚,打下江州五大族后,就将皇位传给了当今,自己领着亲卫刀头,开始满天下乱窜,行踪成迷,据说连皇帝想跟他请安见面,都得排期等日子。 崔闾在纸上看到一句出自县府台大人的注释,传闻有言,太上皇是不耐处理世族圈地避税,致百姓无自由田耕种等原因,一度与盘根错节的世家刀兵相见,差点又量成乱世灾祸,在杀光世家九族,和温水煮青蛙获利间,他选择了还天下百姓一个太平年,退位让其义子继了位。 崔元逸小声跟后头补充,“其实京中的豪族已经被太上皇杀了一批,皆是诛九族的大罪,消息传到别的州府,便令那些地方上的豪族唇亡齿寒了起来,私下联合着反叛新朝,太上皇的新政令推行不下去,就有他们联合朝臣的手笔,等朝臣也被杀了一半后,地方上叛党的消息开始在民间流动,新朝皇威受胁,百姓躁动不安,太上皇这才收起了屠刀,没有继续宰人。” 崔闾在梦里听过太上皇和当今的治世小传,据说现今所有的治国之策,都出自太上皇手笔,只不过区别在治理的人身上,当今手段是绵里藏针,一点点的分化世家结构,以达到自己的治国目地,而太上皇以兵武见长,最不耐与那些世家周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