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六章 梨花榆火催寒食(温情向) (第4/13页)
歌。朝廷有旨意下达,正月以内民间可暂时放松国丧期间的规矩,街市上行人摩肩接踵,男女老少都提着灯笼出来赶热闹,整条街恍如白昼,当真是火树银花合,一夜鱼龙舞。卖纸马的小铺将那些不吉利的物件都收了起来,摆出造型殊异的彩绘花灯,高声叫卖:“瞧一瞧看一看嘞,新鲜样儿的八宝彩灯!有观音送子、龙凤呈祥、三元及第、福禄寿喜……上元挂盏好花灯,吉庆有余,天官赐福喽!” “这灯怎么卖?” 戴大檐帽的男子在摊前顿住脚步,捧起一盏莲花灯细瞧。摊主见此人衣饰虽简,面料却不俗,隐隐透着一股清贵,便知是贵客,忙道:“小的五文,大的十文,公子若要做工更精细些的,小店也有。”说着便转头去喊浑家。须臾,一名秀致少年从屋内探出头来,手中捧着几个五彩宫灯,小声问道:“爹,是这些么?” “双喜,你怎出来了?”摊主一时间顾不上客人,只顾弯腰替小少年紧了紧棉袍,疼惜地道:“病才刚好,再着凉可怎么得了?去叫你娘来。” “娘害头疼,正歇着呢。”贺双喜抬起手,将宫灯摆在摊上,冲那贵客笑道:“公子要买好花灯吗?这几样是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武松打虎、大闹天宫。还有牛郎织女、白蛇娘娘、梁祝化蝶、西厢、牡丹、墙头马上……三十文一个,随您挑。” 那公子见状,笑盈盈地道:“好懂事的孩子,老板有福气啊。”说着便挑了个绘有牡丹亭故事的宫灯,转身笑问:“这个如何?上头是柳梦梅和杜丽娘,画得有几分意思。” 老板循声望去,才注意到这位贵客身后还有个人,也戴着大檐帽,下垂的暗色薄纱遮住了眉眼,看不清面容,但见他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