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68 (第3/4页)
去一趟私塾考核督促,如此外头的学生也就不会觉得难过了。 至于以后,宋大儒不打算再收外头的弟子了,主要收秦家族学的弟子,以后秦家子弟自然都入族学,京城权贵当中,想要进秦家族学的子弟也是可以的,但要经过考核,优秀的才能进去。 秦楚发现宋大儒看着长钰的身影离开,心想着莫不是看中了长钰才愿意留下来了,长钰这孩子的确惹人喜欢,便是秦楚也会忍不住分出时间教导孩子的学业。 秦家族学办好,秦家在京城里的名气更大了,同样身为丞相的袁仲舟,却似乎名气越来越小,平素新帝批阅奏折,也多是将秦大人带在身边议事,袁仲舟其中是右相,实则又做起了御史中丞之职。 于是在这一日,袁仲舟进入御书房内,他向新帝辞官。 他在这个年纪辞官告老回乡,的确有些早,想必回了乡也会有居多的猜测。 其实袁仲舟辞官,还有一桩事压在心头,袁家大子袁义辰原是三皇子晋王的侍读,但凡与晋王走得近的大臣,虽然最后都只维护着皇权,却仍旧都不得受重用了,所以袁仲舟思前想后才决定辞官的。 新帝准了,以右相之位辞去官职,袁家也是书香门第,回乡置学院,造福一方百姓,新帝是欢喜的,赏了袁家不少田产。 朝中无右相,只有一位左相,转眼间,朝堂上风云又起,既然已经置有左右丞相位,那右相缺一人。 然而朝堂上,秦楚当着众臣的面,说无须左右丞相之说,并当场驳倒众臣,老臣不及秦楚得宠,新臣不及秦楚会说,胆量不足,于是秦楚成了一枝独秀,他名正言顺的当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这一年是秦家最顺当的一年,秦楚升为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