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箱子里的大明 第37节 (第2/7页)
年缴纳“匠班银”四钱五分,朝廷拿着这笔钱,去另外雇佣人来上班就是了。 以前两位雕塑师花不起这个钱,只好乖乖去轮班,但最近得到天尊的恩赐,家里好多值钱的玩儿,便动了来换成钱,然后拿钱去交“匠班银”的念头。 因此两人才会冒死跟着三十二走一趟县城。 现在钱换好了,两人衣兜鼓了,底气也足了,可以去交钱买自由了。 两人胸膛挺得笔直,走路都带风,昂首挺胸,向着官坊走去。 走进坊里,穿过厅堂,一路上见到的,全是各种工匠,什么木匠、锯匠、瓦匠、铁匠、裁缝匠、油漆匠、竹匠、锡匠、刊字匠、铸匠、帘子匠、挽花匠、双线匠、石匠、银匠、鼓匠、穿甲匠、墨窑匠、木桶匠、五墨匠、雕銮匠、熟皮匠、蔻匠、捏塑匠、纸匠、琉璃匠…… (ps:当然不可能这么多匠人都在坊里,这里只是为了列个表,让大家看看明朝有哪些品类的匠户。) 官坊里能人无数,都是些心灵手巧的狠角色。 这些人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大多都认识。见到两位雕塑师,便都挥手打招呼:“呀,是你们两?我记得你们两人去年才轮过班,今年不需要来的啊,怎么也来了?” 两位雕塑师便得意地笑:“我们两人赚到钱了,来交‘匠班银’,嘿嘿嘿。” 这话一出口,便引来一阵嫉妒羡慕恨的眼光。 谁不想交钱换自由啊? 但是,没几个人交得起。 匠籍一个比一个穷,一个生活得比一个惨,别说拿钱出来交匠班银了,他们大多数还得质典子女,才能勉强生活。 听说两位雕塑师居然赚到钱交“匠班银”,一群人不禁围了过来:“两位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