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90 (第3/4页)
孙策之间仇不戴天,即便明知自家父亲是被袁术利用,但刘表还是高挂孙策的仇人名单头名,他紧紧盯着李澈的笔,仿佛要把每一个字都烙印在心里。 李澈果然也没让他失望,他不知内情,却可以信口胡编,仍旧以孙策的口吻写袁术向刘表借兵不成,便假称昔日军粮旧怨乃刘表怂恿,引孙坚来攻,好报复刘表,却令他父身死,孙策固然深恨刘表,却也不肯让父亲白白上当,信中带着一点少年人的愤恨和再明显不过的挑拨,反令这信看上去十分真实。 孙策这倒是有些不解了,李澈也懒得向他解释,只道:“你拿回去,一月之后再寄一封信给袁绍,说袁术用五千精兵换了你的玉玺。” 这话信息量太大,孙策一时都没反应过来,不由问道:“那玉玺究竟给谁?” 李澈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孙策这才反应过来李澈先前为什么摇头,这根本就不是二桃杀三士,而是空手套白狼。 袁绍,袁术,刘表,谁都得不到传国玉玺,却都深信对方得了玉玺。 孙策拿回李澈的信,回到住处,思前想后,觉得此事需由一个胆识急智口才俱佳的人去办,袁术也就罢了,袁绍和刘表帐下谋臣不少,想要骗过他们不能光凭书信。 孙策也不犹豫,想通关节,当即给好友周瑜写信,请他帮忙。 周瑜出身庐江周氏,和孙策同年出生,同为世宦子弟,颇有些知己相交的意思,接到孙策的来信之后,周瑜立刻回信,不久就从庐江老家出发。 周瑜时年十七,在江东有“美周郎”之称,难得文采学识不在姿容之下,为人颇有几分上古君子之风,一路行来,竟也结交了几个游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