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倾城_分卷阅读62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62 (第2/4页)

灰溜溜地一人独去,他将重归一文不名,不知何时才能再度出头,辗转难眠几日之后,他反倒淡然了。

    朝廷分拨的大军多是各地厢军,也就是驻扎在各地州府的常备军,这些常备军在大胜之后就各回州府等候犒赏升迁事宜,并不会在汴京附近聚集,故而李澈回朝的时候,身边除了一千亲卫军,也就是金风细雨楼的人手了。

    宋帝赵佶为此喜不自禁,不仅没有追究李澈佯装重伤的欺君之罪,还为他加官进爵,全然不理会蔡党中人“得尽军心民心,他日封无可封”的诛心之言。

    赵佶确实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更可怕的是他还自以为是明君,他最大的缺点是轻信,然而在李澈看来,他最大的优点也是轻信。

    对诸葛正我这样忠诚的臣子而言,一个明主尤为重要,但对李澈这样的人来说,昏庸轻信的君王才是最好的君王。

    反倒是那位同样庸碌无能,却十分多疑的太子,李澈还在观望之中。

    李澈在一个日光高照的正午归京,宋帝亲出汴京城外十里相迎,不仅当场复位李澈三司使之职,还为他封赐国公爵,赏黄金田宅,一时荣宠。

    不仅如此,赵佶还为苏梦枕之父苏遮幕追封官爵,更亲笔提下“金风细雨”四字,赐下御匾。

    苏家本为应州名门望族,正是燕云十六州之中的那个应州,应州失陷敌手,苏家满门遭难,苏遮幕父子好不容易逃回宋境,苏遮幕奔走一生只为收复故土,苏梦枕秉承父志,不曾有丝毫懈怠,如今两代心愿一朝成,正是圆满。

    趁着赵佶心情好,连诸葛正我都得了几句夸。

    李澈想了想,说道:“此番征战非臣一人之功,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