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 (第1/4页)
,也与自己毫不相干。他倒是希望孟清海能考中秀才,那样乐子才大。 日子一天天过去,流言丝毫没有平息的迹象。 孟清海能镇定自若,无关的人也可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被牵扯的孟氏族人却急得如火烧眉毛。 得知孟清和的确要从军之后,孟广孝彻底坐不住了,或者该说,但凡能与孟清和扯上点亲戚关系的都坐不住了。 十二郎真的要投军?这还了得!他成了军户,带累的可不只一家! 募兵制兴于明中期以后,明初各地卫所制度尚未崩坏,军户多为世袭。 一旦入了军籍,世世代代都是军户,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直到一家死绝。想除籍,除非皇帝开恩朝廷下令,或家中子弟奋发图强,官至兵部尚书,以大无畏的精神横扫一切科班出身,成为大明王朝的国防部长。 相比之下,后者的可行性更低,尤其对草根而言,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当然,洪武帝也是草根,但此草根非彼草根,是个人就知道。 更加坑人的是,只要有军户死绝或是逃逸,空出来的位置必须由亲戚顶上,亲戚没了,原籍同姓再上。甭管是cao持祖业还是垛集抽丁,也甭管是正户贴户,总之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填满为止。 吃空饷?自洪武到永乐,此举都和找死没有区别。 养子顶替?在做和尚都要审查户口,严格限定年龄的明初,更是想都不用想。 孟清和卖田卖房子没关系,带着母亲和嫂子离开孟家屯也没问题,要从军,那就大大的不妙了。 以孟十二郎的先天条件,别说上阵杀敌,恐怕连腰刀都举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