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贵妃娘娘她灭了德妃成太后_第二百零四章盐商与海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盐商与海运 (第2/4页)

以倾向于采取“包”的形式,抓住实力雄厚之人,责成他们承包到底。

    这也就有了“盐商”。

    盐商手握垄断经营权,牟取暴利,而朝廷和官府也可以利用他们增加财政收入。

    听起来好像双赢,实际上,苦的却是百姓。

    他们出宫在外,不止一次见到百姓因为吃不起盐或者说买不到盐而生病,归根究底,就在于朝廷“盐课”的弊端。

    朝廷为了加强对盐课的征收,设置了各种机构和官员,可他们却往往把盐商视为自己钱袋子,明勒暗扣无止无休。

    因此,盐商的负担还不止于行盐纳课,还要承受官员的额外盘剥,为了获取利益。

    这一状况,到雍正皇帝时期才好一些。

    可到了乾隆皇帝时期,他前后六次南巡,他口头上虽然说“一切出自内府,无烦有司供亿”,但是主要花费的都是盐商的钱。

    而为了博皇帝的欢心,盐商们也是各出奇招用度无算连年亏空。

    再加上,朝廷每次遇到需要花钱的时候,盐商们都得踊跃捐输,多则数百万,少则数十万。

    因此,盐商就只能提高盐的价格,几倍甚至几十倍。

    再这样的情况下,“贩卖私盐”成了必然引发了活动。

    比起官盐来说,私盐不仅质量相对好,价格相对低,购买也十分便利,因此颇受百姓的欢迎。请下载小说app爱读app阅读最新内容

    但是,贩卖私盐毕竟是违法活动,它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

    普通的老百姓又怎么敢?

    而不管是官盐还是私盐,背后的利益网都十分的密集强大,绝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