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假想敌是赵匡胤_第六章 冀氏县遇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冀氏县遇贼 (第4/5页)

 再近一点,大周建国后,刘旻(原名刘崇,后汉隐帝皇叔)在晋阳立国后,南下侵犯晋州,后周军队也曾取道乌岭,来夹攻北汉军队。

    李守节在马上晃晃悠悠,四处张望,此时乌岭山道已经看不出来多少的战场痕迹。

    人力有穷的五代末期,此时愈合能力还算强悍的大自然早就将一切恢复原貌。

    他盯着前方开路的刘继忠,有些无奈地想:“下次一定要找个博学多闻的老学究同行,这群军人打仗没得说。但是见识还是太少了,属于一问三不知的类型,也导致一路上都没有多少话头消遣。”

    这次西赴晋州,跋山涉水,李守节发现,一路上民生已经开始恢复,乡村男耕女织,商旅往来不绝,州县出现治像。

    就像冀氏县此地虽然临近北汉,但是随着北汉愈发虚弱,兵锋已经很难侵入到晋州以南,更别说包在太岳山内部的沁水流域一线。

    冀氏县作为东西往来的中转站,第三产业发达,店驿馆舍密集,各种吃食一应俱全,完全不像是夹杂在山谷中的小穷乡破镇。

    国家需要尽快结束割据,普通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像这盗马的贼子也能减少许多,五代除了兵连祸接,盗贼四起也是标准配置。

    像如今的东京禁军中就有不少盗贼出身,郭荣一纸军队版“唯才是举令”,方才将部分盗贼吸引出山,为国家效命。

    但是盘桓在山岭之中的流民、盗贼肯定还有不少,想到此处,李守节回头看了一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