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90_第1111章 邀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11章 邀请 (第2/5页)

  第二,如果佳峰没冲出来,其本身价值不低,只需要在半导体方面持续性刺激米国,扶桑等企业,对方愿意掏钱买下企业,自己也可以脱身离去,甚至能高价卖出去。

    最后一种情况,佳峰发展非常不顺利,完全无法在半导体方面刺激两国,对方也不愿意出高价收买,可以注入一些其他半导体的垃圾专利权,将欧洲一些‘边角料’企业整合进佳峰集团,在国家层面向华夏施压,最终脱手给国企。

    不管从哪个维度去看,施罗德集团跟赔钱这两个字都不沾边,在这套严密的风控方案中,根本没有陆峰什么事儿。

    在他们眼里,这套股权体系下,完全是敞开大门等着人去控制,他们也知道陆峰那个时候的虚弱,在多方压力下,他必须要一笔巨大的资金,方才能在这条路上继续走。

    占股百分之三十五意味着什么?

    在约翰的眼里,意味着绝对控股,更何况陆峰直接退出管理层,这是多么乖巧,识时务的一个人。

    当初冯先生也正是看出了其中的微妙,方才毫不犹豫的跟进,再次持股百分之五,在掌握平衡这方面,他绝对是大师级别的。

    虽然国际上的发展有些超出施罗德集团的意料,不过一切还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陆峰给冯志耀打完电话没多久,觉得还是有必要问一下苏有容,电话打过去先聊了一下光刻机的事儿,一切进展都算顺利,工作组已经前往,听说在拟定合同了,没问题的话,十来天就能签署,过完年差不多就到货了。

    电话里,陆峰问询了一下这一次董事局会议,是代持银行派人过来,还是联合资本派人过来,苏有容思索了一下说,他们在今年已经把银行垫付的钱还清了,现在银行除了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