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大秦_第十七回 自创的变法序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七回 自创的变法序录 (第4/5页)

。想想,干脆又在第四行处写上工。第五行处写上个商字。

    牵头,一个国家的组成,无非也就是士,农,工,商,这世个字。

    而在这个阶级分明,完全是一目了然的社会里,士,就代表着政治,代表着文化,代表着土地与财富,代表着整个的统治阶层。

    而农者,仅只排在于士的后面,因为,农是依附于士而生存下来的群体,也是士这个阶层的被统治群体。而工,商,这两个群体,则完全是一种可有可无,完全不受重视的存在。

    努力地回忆了许久,华夏历史数代王朝里在家事上比较有名的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等。这些,算是我华夏上下五千年来,比较成功也比较有名气的变法了。

    先说李悝的变法,称平籴法,所谓平籴法,即指上熟,其收自四余四百石;中熟自三,余三百石;下熟,自倍,余百石。小饥,则收百石;中饥,七十石;大饥,三十石。故大熟,则上籴三而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价平则止。小饥则小熟之所敛,中饥则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大熟之所敛,而籴之。故虽遇饥馑水旱,籴不贵而民不散,取有余以补不足也。

    这是一个丰收时由官府多征收粮草以为为存,旱涝时由官府义务补的简单存储办法。但是,若是你且别小看这么个简单的方法,通俗点说这就是一套比较先进的预存款制度。

    就如一个人的工资,平常三千,可以存一千,若是这个月五千,那么你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