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回 民富则国强矣 (第2/4页)
和田租后,多少还能剩些下来过个冬,待明年来春,再满山遍野的去挖野菜啊,打些野味的,勉强也能混着过。 可若是碰上灾年,来个大旱或者是大涝的话,那绝对是会死上一大片人的。 因为他们不知道水利工程排水和灌溉的道理。 可是,今年呢?今年李显上位登基称帝后,就派了孔慎这位年青的原工部从事去干这活,那得造活多少百姓?养活多少农田呢? 孔慎本身就是位对于水利方面很有天赋的人,光看他在这等知识匮乏,完全无可参照的情况之下,竟然能先进的提出要开新运河以引大秦的渭,洛,泾,洮四水以灌溉农田就知道,这位年青的官员,脑子里对于水利方面,那是有着绝对的天赋的。 而经过李显的小半个月的指点,这位暂时被李显任命为总管大秦全国各地水利兴修工程的工部左侍郎兼代尚书,很快就明白了李显的意思,并着手实施于全国各地。 户部拔不出钱来,那没关系,那就招募民工,让他们以工代赈,只要他们做了工,出了力,去修过这水利之后,那么今年你们家的赋税就不用交了。 这就是李显想出来的一个以工代赈以摭户部穷困的法子。 水利是其二利,而第三利者,则就是手工业的兴起。 说起来,手工业这种事情,自古以来就已经是存在了的,要知道古时候在家里的妇人们他们在没有工作之余,也只能选择着做一些手工活,比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