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四回 定蒙学,三字经亦成神作 (第5/6页)
着这治世戒方是有好几卷的竹简,可是,天可怜见,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靠着读这几本可怜的竹简就行了吗?一方官员到任上后,就凭着这么个几卷竹简吗?或者是就凭着他们在任上混的经验来处事? 大秦或者说是整个天下间的知识匮乏程度,可想而知。 “罢了,罢了。。王叔无需再解释了,孤王已明白了。”李显以手附额,很是无奈地打断了李丰的话。 “孤今日来,本是想着要了解些,可是今日看来,我大秦之学,当真是匮乏矣。” 也难怪李显会这般说,不说现今这社会,就说我华夏朝里上数到五百年前,从最初级的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开始,接着就是弟子规,明贤集,再高深一点的,就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这四书,还有《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五经,其它杂学里,什么法家的《韩非子》,墨家的《墨子》《胡非子》。而《孙子兵法》《战国策》《纵横论》这些那更是各名家代表,哪一本不是一时天骄。 看着如今这区区只有三五本的读物,李显的目光自然是充满着苦闷的。 “今日我且先手书一删,予以王叔,明日再翰林院侧重设一部,名国子学监,就由王叔出任这国子学监第一任监院,着令募集天下名士,以着力更改这天下文学之物。”说完也不再去理会在场这五个老头儿,只回身朝着身后喊了声:“笔墨伺候。” 院外,听得吩咐的下人,自然是急急的把个狼毫大耄和竹简墨线给摆了上来。 看着眼前的竹简,又想着刚安排下去的制纸,李显确是不由得更是怀念起来。 也不做其它想,只见得李显突然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