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将养伤势通判来访 (第5/6页)
要知道中原自诩中国上朝,万邦来朝,大宋虽然在泉州和广东开放口岸,与差不多三十多个国家有通商往来,但对异族仍旧保持着警惕。 便是兼容并包,民族政策最为宽松的唐朝,涌现出了诸如契苾何力、阿史那、高仙芝等诸多异族名将,这些个异族人,仍旧免不了要受到不同标准的待遇。 因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到了元朝,蒙古人更是将百姓分为四等,蒙古人为第一等,色目人第二等,这色目人便是一些少数民族的统称,而金国的遗民则为第三等,称为汉人,至于南宋灭亡之后的中原百姓,则被列为第四等,称为南人。 蒙古人为了管理南人,每二十户汉人,便设立一名蒙古人当甲主,这名甲主便相当于汉人的奴隶主,非但压榨着这些汉人,甚至还能享有初夜权,汉人女子出嫁之前,必须先与甲主洞房。 当然了,这些都是屈辱,从五代十国至两宋蒙元这段时期的史料记载比较混乱,错漏也非常的多,真假已经很难考证。 但每个民族都有排他性,对其他异族会区别对待,甚至会歧视,这是古来有之的,便是到了后世,有色人种不也经常受到歧视么。 韦镇仙等所在的西南少数民族,以及鹿老爷子等人的苗寨等,甚至于广西境内的壮族瑶族等等,这些人仍旧被称之为带有歧视色彩的蛮族,便足以证明他们在朝堂衮衮诸公以及中原百姓眼中的形象定位了。 闲话也说多了,单说赵宗昌能够提出这一点,就证明了他的魄力,毕竟安置这么多夜郎人,必定会受到朝堂上的诸多阻力,也只能说明,他确实是宗室子弟,否则根本就没可能以主人翁的立场,来考虑这件事情。 眼下正是寒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