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四十四章、九药厂的大坑 (第6/12页)
是现在的热点。 从1984年开始,国营企业实行“放权让利”、“承包制”改革的同时,一些城乡集体企业率先开始股份制的尝试,这给了有意进行所有权改革的国营企业很大的启示。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地方的中小型国营企业也开始尝试股份制。 1984-1986年间,京城、羊城、沪海等城市开始选择少数几个国营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1984年7月,京城天桥百货公司首次向社会半公开地发行股票,并形成了国家股占50.97%,银行股占25.89%,企业参股占19.69%,职工个人股占3.46%的多元化股权结构。 1984年和1985年,沪海分别批准设立了沪海飞乐音像股份有限公司和沪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但其实对国营企业有目的地进行股份制改造试点的是羊城,1985年,羊城批准了羊城绢麻厂、明兴制药厂、侨光制革厂3个国营中小型企业的股份制试点。 不过,就全国的情况而言,这个时期,国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仍然限于中小型企业,不仅数量少,分布零散,而且严格来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股份制。 去年12月,上头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在其中指出:“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 规定出台后,一些省市随即开始挑选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 沪海于1986年就曾选出8家国有大中型企业,最后正式批准了沪海真空电子器件公司为股份制试点企业,并于今年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了股票。 形成国家股占74.5%,单位股[其他单位]占1%,和先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