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一百四十九章可怜的王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四十九章可怜的王权 (第5/9页)

但新的楚王与新的令尹还是认为新官上然三把火,他们无论怎样都要努力一下,测试老牌霸主晋国的实力。

    晋国的实力他们能够测试到,绵七阅兵之后,晋国中军实力鼎盛,下军杂靡与魏修,一个是前任元帅的领主武装,拥有晋国最肥沃的土地曲沃;一个是晋国最勇猛的甲士集团。拥有晋国顶尖的重装步兵。荀偃与范田听说楚国出兵,正想挽救伐秦的失败,两人顺水推舟,领着晋军主力与晋队南下。

    他们对胜利充满信心,因为对面的楚队,只是一只由疲惫的楚国临时拼凑的游行队伍。

    周王室听到晋军南下的消息。派遣自己的卿单靖公出营,单靖公拱手向元帅荀偃行礼:伯长,王室现在有灾难了,我们请求伯长予以调解。

    单靖公称呼荀偃为伯长这个称呼是针对晋国国君悼公的。赵武的岳父单婉清的父亲单靖公如此称呼,不是逾礼,这个称呼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遇到的事,需要晋国国君或者是以晋国国君的身份。出面处理。

    春秋时代,爵位等级为:公侯伯子男。这个爵位等级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公鼻是姬姓人的封爵,周王姓姬,公爵爵位意味着:享有公爵爵位的人,有资格继承王位。

    但并不是所有姬姓人都有资格封为公爵,晋国国君也是姓姬,但他最初获封的是着国,侯爵。后来才改称为晋,自称公爵称晋某公

    其实,早期的侯爵与伯爵,并没有明显等级差异。一般来说,替周王在边境地区守卫边境的战区总督,称之为侯爵因为他处身边境。为了国内安全,资源不免向他倾斜,于是,在对外战争时期,他的待遇稍稍过于伯爵。

    而早期伯的意思是王的管家诸侯之冠春秋时代。这是霸主的专用名词。中称霸主为诸侯之伯称霸也成为称伯在中国,兄弟间排行称之为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