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五章 咱该享受的收礼规格 (第2/10页)
夏大地的主流。 紧接着,租庸制下,焕发了垦荒热情的晋国中小领主纷纷接受了国君的赏赐,向潞氏进发…… 这年十一月,接受外交任务的赵武出使鲁国,鲁国的君主询问执政季文子:“我们该怎么招待赵武子呢?前一段时间来鲁国乞师(请求出兵助战)的是下军佐彘季(士鲂),你说我们该仿造智伯的待遇接待武子,还是比照下军佐彘季(士鲂)的规格接待。 如今赵武子担任新军佐(晋国八卿中的最末位),我琢磨着,咱们是不是降低一点规格?” 季文子难以决定,他退下去询问鲁国的圣人臧武仲,臧武仲回答:“不可!我听说对待人的态度因为三种区别而采取不同待遇:一种是论才能(有贤),有才的人要格外尊重,这才符合治国的大道理;第二是论人品(有德),一个人虽然才能不足,但只要这个人处事公正,能够将自己的爱心推广到平民身上,我们尊重他,也是尊重正直的品德,所以这样的人我们要超越他原先的等级予以对待。 第三种人,这种人什么本事都没有,但却特别在意别人的态度,我们对这种人才要依旧身份与等级进行接待,这样才不乱了上下尊卑的封建秩序(周礼)。 赵武子这个人,论到才能,他编录了《百器谱》,制定了晋国的《军策》,而且确立了一整套租庸制,担任少司寇期间还制定了详细的巡捕警察制度……这都是他的才能啊。而论及德行,赵武子将自己的恩惠普及于仆人、野人、国人、嬖人,他的这些道德将为后人百年传颂,这样的人怎么能怠慢? 况且论及品级身份,赵武子现在虽然是晋国诸卿中最小的一位,但国君喜爱他,执政韩厥庇护他,副元帅又是他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