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七十三章 好快的箭_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三章 好快的箭_ (第8/10页)

样一批人才。小武的功劳在于,文在于这些不起眼的琐事上,这教化之功于晋国功莫大焉。

    韩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中国字是象形文字,它的音与字意必须面对面口口传授,所以在文化传承上,能够识字已经走了不得的人才。比赵武稍后的孔夫子穷其一生,只不过教出七十二名弟子,就被别人誉为万世师表。而小武现在是批量化生产识字的人才,这在没有教书经验知识只能单对单口授的春秋时代,显然是令人震惊的创举。

    看到国君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韩厥很兴奋,继续说:我晋国与楚国的争斗还很漫长,今后我们与楚国的争斗不仅限于军事上,还要比赛两国的国力,比赛两国的经济状况,,

    如今看到小武教授出这样一批人才,我韩厥还能有什么遗憾他楚国今后还怎么与我们争这场战争耗得时间越长,我晋国出的人才越多,我们的国力也越雄厚,楚国又怎能争得过我们

    小武子这么做。这是在奠定百年后晋国的霸主地位。想我韩厥当初庇护赵氏孤儿,后人记录小武子的成就时,不免要提到我韩氏的庇护,我韩氏还有什么遗憾

    韩厥说漏嘴了,他说着说着,言语中只提自己的家族,没有提国家与国君。

    这显然是封建人的一种自我意识,他对面的国君没有意识到老狐狸在吐露心声,悼公脑海里只是突然闪动了一下,想起赵武的经历,他想到今后人们提到赵武,不免要提及他父兄当初种下的恶果那么,历史该怎么记述他的父兄呢

    悼公扬了扬书卷,若有所思的说:当初赵衰赵盾父子替我晋国立下了法律制度军事制度,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