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五章 来一场城下 (第4/8页)
捣乱,过来侵占周王室的封地,杀死王室的封臣,这一战我们必须让楚国心服口服。承认周天王天下共主的身份。而后向我们俯称臣名义最重要。如果楚国肯低头了,那么今后它就是臣子,只要有了这个名义,只要楚国肯退让一步,什么都好说。 稍停,赵武意味深长的补充:楚国今日肯退让一步,那么退让第二步。对它来说就不困难了,今后我们可以借着君臣大意的名义,让楚国永远习惯退让,一个级大国,不是那么容易一口吞下的,饭要一口一口的吃,酒要一口一口的喝,我们的日子,长着呢 于是,赵武下达军令:接受楚军会战的请求。 会战日期定在十日之后。这十天来,双方都在竭力整编军队。相对于楚国的忙乱,晋国人显得很悠闲,他们一贯悠闲。 晋国以武卫军三个,师为主力,以中行氏与范氏的整编军做基干,而后从列国联军中抽调那些热血的军国分子。组建成混编第三军。而其他没有编入主力军团的各国联军。赵武则把他们撒出去,命令他们在郓都附近四处扫荡,搜刮民间战利品。挟裹楚国农夫,搜剿楚国的粮食与财产 在这些搜剿行动中,吴国人做的最尽心,他们是楚国的百年仇敌,语言相通,地理相熟,赵武没有把他们编入混战的主力师中,这些吴国人便成了各队的向导,引领着各队四处搜舌,祸害楚国四境。 这就是战争,血淋淋的适者生存。 因为这一军事行动,吴国新任国君余昧的声望也上升到了顶点,开玩笑。吴楚相争数百年,双方边境上的土地已经让彼此士兵的鲜血染红,多年以来,楚国借着他们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的优势,压得吴国喘不过气来。 后来有了晋国的支持,吴国借着自己的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