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小领主_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场史诗上的攻城战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场史诗上的攻城战 (第5/10页)

熏陶与教化,不是我们一两天就能赶上的。晋国人已经战斗了两百多年。每一个活着的晋国人都是战士的后裔。他们血液里流淌的是青铜这种青铜血液。已经成了他们文化的一部分。每个晋国人从小浸泡在青铜血液里成长。他们天生守纪律。天生能战斗天生嗜血。

    而我们鲁国是礼仪之邦。知辛奴懂进退。是我们的国民文化一一我们鲁国的文化是礼仪。呀,抛弃了鲁国的礼仪,要想效仿这种丰铜血液那么,我们鲁国还是鲁国吗

    孟献子大笑:说的好啊我们也有我们的骄傲。守住我们的本色,才是我等大臣该考虑的

    孟献子说的很慷慨激昂,但他忘了。路过崇尚利益的同时,也一贯受到齐国的压迫。维持现在的本国特色,也意味着鲁国要保持目前这种受欺凌受煎熬永远跟随在他人后面做小弟的文化传统一一直至灭

    正在此时,晋国的军鼓声变了。随着军鼓声变换,晋军盾墙后射出了第一波弩箭,但这波弩箭没能射到城墙之上,箭杆远远地插在离墙很远的地面上。

    孟献子叹息:果然,弗氏才是晋国第一善射的部队。我记得当初韩氏攻打郑国的时候,弩箭的试射只是单试射,以节省弩矢的消耗。这个经验范氏学不会,如今范氏弓兵的试射,居然把一彻弩兵手上的箭全射出去。这,未免太浪费了。

    孟献子毕竟不懂军事,他看出了范氏弩兵和韩氏弩兵的差异,却不知道差异产生的原因一一战斗中。军队指挥全靠军鼓的变幻。韩氏能把鼓声节奏细化到指挥单彻行进行试射,也能够指挥少量士兵试射。但范氏却没有细化到这种程度。它们的鼓声简单,只能下达试射命令,不能告诉士兵具体试射方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