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道同理存异 (第4/5页)
座,寒暄几句,又说了些天夏之事,张御便道:“我本以为庄执摄乃会先至此间。” 庄执摄道:“我虽领执摄之位,但平日独自修持,不居金庭之上,唯有天夏遇事,廷执欲见我等,才会一齐显身。” 张御道:“想必这里自有缘故。” 庄执摄颔首道:“五位执摄乃是先天之灵成就,他们乃是‘先圣上神’,而庄某乃是人身成就,道法之上虽有共通,可仍有相异之处,再则,庄某遵循的乃是天夏之道,而并非是五位执摄之道。” “先圣”、“上神”就是底下修士对上境大能的正称,因为他们不仅是先天之灵,也是第一批成道之人,更是传道之先人。 如今诸世之中的修道之法最初皆是由他们所传播,并在其后自行演化而出的。 因为过去几乎没有人身修士能成就上层大能,所以到这个境界也没有固定的称呼,但真法与玄法是不同的,因为本就有路,先圣上神自己的存在就代表了此境,只是攀登之法也是困难,所以有无境界定名倒是不那么重要了。 但若是再有人身修士进入此境,这个情况也是会有所改变的。 张御道:“方才太素执摄与我有言。上层境有上层境的道理,下层是下层的道理,两者之间是有所区别的。可既得有同,外异侵压之下,当合道并行。” 庄执摄道:“话虽如此,可终究有异。元空之中所载‘上神’不少,如今已然就分为元夏、天夏二势。其中元夏之所为,是将道法由上至下推动,归并万世;而我天夏与之相反,乃是将道法移于下,令之增进变数。 可归根到底,无论天夏、元夏,皆仍是有那五位所推动的,而两者只是秉持道法上的不同,根本上并无区别,张执摄可是明白我之意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