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7章 各人的五寨堡之行(3) (第2/6页)
为到九月中后,自己又要开始了五寨堡的大开荒工作,那时自己的屯丁们又是有大用。 从七号上午开始,除了每天络绎不绝的工匠和流民们来应募外,何副千户等人就是忙着购买各修葺路面所需要的原料,很快,大五寨堡水泥厂出产的水泥,便被一扫而空。 中国自古以来,修建街道路面的经验就非常丰富,早在汉朝时,城市的修建中,就有了完整的下水道系统,到了大明朝时,各处修路铺桥的经验就更是丰富。一般此时修一条街道,最低层由大块石头组成,再上面是小石子或砾石,最后路面是大块的青石,或是鹅卵石。 当然,这种街道,都是一些大城市或是重要富裕的乡镇中,才有这种青石板路,一些普通的城镇路面,都是一些尘土飞扬的土路。五寨堡中除了大东街外,大部分就是这种土路。 在黄来福的印象中,这种青石板路较为幽雅,配上中国传统的飞檐翘角的建筑,颇有一种nongnong的中国味。不过显然这种街道路面的修葺,需要的人力物力较多,耗费的时间也较长。不说别的,单单这个青石板的运输采集,就是一个庞大的工程。用水泥路修建的路面,虽然较为单调克板,但胜在方便快捷,路面的状况,虽然没有青石板街道幽雅美观,但比起尘土飞扬的土路,总归好上许多。 水泥街道的修葺,低层同样是由大块石头或是小石子与砾石组成,路面的修建,则是需要用石子,细砂与水泥三者密切搅拌,才能形成水泥路面。 依黄来福的意思,五寨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