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食肆经营日常 第3节 (第3/8页)
。 她肤白如雪,明眸皓齿,手指纤细灵巧,动作轻快熟练。一举一动间,那面团好似雪片一样纷纷扬扬落进了那缭绕的热气中。 待煮熟后,小娘子再将面片捞出,盛在准备好的碗里。 白瓷碗里是猪骨熬出的浓汤,碗旁则摆了不少小巧的碟子,里头盛着各色调味料,既有麻油、陈醋,也有盐、糖,还有碾碎的葱花蒜末、姜丝茱萸、豆豉rou末等等。 这面片汤原是从前朝传下来的一类传统早食,但人们吃的时候一般都会自己加些调料进去。因为若是不加任何调料,那便是白水煮面,索然无味。而这家店选了猪骨汤作底,倒让这原本普通的面片汤闻起来便有了诱人的香味。 众人看她不过须臾便做好了一碗面片汤,又取了几个空的碟子,分别选了几样调味料,调成了一碟料汁,浇在面片汤里。 调好的料汁一字排开,前面竖了小木牌,上面写着香辣、鲜香、酸辣等各种口味。显然,这家店考虑到了早食时间有限,便提前准备好了料汁。如此一来,那些对亲手调料汁没有执着追求的食客可以省去这个时间,直接选择其中一种享用。 有人停下步子,向店门前的人询问价格和口味。 那小娘子并未多说什么,只是浅笑着端了几个碗,大方地邀请食客们先尝后买。 猪骨汤用了排骨与胡萝卜、玉米、红枣一起煮,因而尝起来还有淡淡的蔬菜清香。面片煮得筋道,浸了nongnong的汤汁,再蘸一蘸小碟子里的料汁,酸辣微麻的口感让人胃口大开。 姜家食店毕竟开了那么多年,名声尚在,因此很快便有人进了店。周尧负责为食客点单,并记录下相应的桌号,再把单子递到后厨。 守在后厨的思菱根据点单内容端出食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