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74节 (第6/12页)
是。不同的釉工艺流程不同,烧的时候温度不同,刘永年的要求实际很高,影响了这里的正常生产。不过他身份非常,谭主管只能咬着牙答应。 这一带的瓷器,西北边是汝窑,正北边是钧窑,都离着不远。铁监烧造搪瓷,以这两个窑口的风格为主。汝窑的青白瓷,钧窑的窑变彩瓷,在后世都是极品,出来一件都是国宝。不过中原的风格,跟外销的瓷器大不相同,讲求简约。外销的瓷器花纹繁复,看在刘永年的眼里,就一个俗字。他是此时的丹青国手,对此要求极高,就是有图案,也不可能是这种花样。 其实杜中宵对现在搪瓷盆也不满意。杯子和碗倒也罢了,可以用纯色,是自己记忆中的样子。脸盆也是纯色,再是天青雪白,许多讲究,他也看着不顺眼。记忆中的搪瓷脸盆,是用白底,上面绘着鲜艳的花鸟,非常好看。素素的一个盆子,怎么看怎么觉得不对劲。 出了铁监,刘永年对邓保吉道:“都监,现在已是初春,花草萌动,阳光明媚。反正还要在这里等上几日,不如我们去清凉寺上炷香,游览一番如何?” 邓保吉道:“如此最好。清凉寺离此不远,我们跟杜运判说一声,住上两日,回来正好。” 清凉寺位于铁监不远的山中,是一座大寺,此时香火鼎盛,名气不小。这寺位于深山之中,附近有石墨矿,铁监安排了人开采。本来那一带属于舞阳县,铁监成立的时候,划了过来。 铁监成立,冶的铁堆成山,卖不出去。前些日子,清凉寺派了知客僧来,拿出几千贯钱,采购了些铁,要在寺中铸座铁佛。现在还没铸好,铁监依然有人在那里。 随随便便就能拿出几千贯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