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49节 (第2/11页)
卢政道:“枢密院宣命如此,并没有说得更多。御史是奉朝旨而来,不能懈怠。” 狄青听了不语,黑着脸坐在那里。这一次带大军出战,来之前雄心勃勃,没想到结果却成了这个样子。早知道如此,自己便不来,免得一世英名毁在这里。 实事求是地说,狄青对于河曲路的军制不熟。虽然用了许多心力,试着去学习、理解,但那些跟自己的经验实在差得太多,狄青自己也不是个善于学习那些的人。对于全军整训,更多的就是换枪炮,军制改得有名无实,其实还是以前的样子。这三十万大军里,大部分人,都是跟狄青一样的想法。 如果没有新军制,狄青带大军出征,会简单上许多。旧的军制是依靠统兵官,一级压一级,指挥体系简单直接。对于各统兵官的各部,上级不需要去管,只要战时能打就行了。军营中的士卒,也都习惯了如此。反正一切听从统兵官,生死由之,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好了。 问题就在于,全军整训的过程,士卒练得有模有样。这些士卒不但学会了阵列、开枪,还学会了知识。以前战阵中,只要看清旗帜,看清楚将领动作,跟着做就行了。现在却要求学会配合,学会互助,学会了虽死阵列不能散。而指挥他们的将领,却在军校中学得一塌糊涂。 现在士卒大多会读书认字,虽然认的字不多,一些简单的命令都能看懂。而低将领,却还有许多人不识字,反不如士卒。对于新军听规矩,很多时候士卒比将领知道得还多。这种变化,直接让旧的指挥体系面临巨大挑战。因为混乱,高级将领便尽量简化指挥体系,越来越向旧的军制退回去。而到了各营,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