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93节 (第4/10页)
肃军兵马堵住了他们去路,雄州兵马出城,与他们战一场。看看契丹人,到底能不能在枪炮之下活下来!” 雄州西边二十里,新建的车站里,陶运然与童阳相对而座。中间一盆炭火,上面架一只兔子。每人身边一个酒壶,不时喝上一口。 吃了口rou,陶运然道:“刚刚得到的消息,契丹一万骑兵,已经在拒马河边宿营。明日一早,他们就会过河,直向我们这里来。三十里路,午后就到这里了。” 童阳道:“是啊,只有一个上午的时间,我们要把人全部撤走,谈何容易?撤过河,到南易水的南岸去,也没有城镇,人员如何安置?一旦出了意外——” 说到这里,童阳摇了摇头,猛地喝了一大口酒。他们两人是宋朝派在这里,专门带人撤退的。虽然已经在南边安排了地方,但寒冬腊月,几千人的队伍撤退,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其余宋军,是要去迎击契丹军队的,可没有人理会他们。 陶运然道:“不必过于紧张,我们只要把人撤走,其余的留在这里就好。太尉说了,只要把契丹军队留下来,不怕他们从这里搬运东西。只是人走,也不太难。” 童阳摇了摇头:“可不能这么说。这些做工的,修铁路的厢军还好,附近招的民夫,可没有那么听使唤。先前没有告诉他们,突然之间,哪里会那么听话?” 陶运然道:“还有什么办法?只有命亲兵,押着他们走。这里一百士卒,不就是做这个的?民夫不过一千余人,随着厢军大队,不会出事。” 说完,举着酒壶与童阳碰了一下,猛地喝了一大口酒。契丹人过河,必然是冲着车站来的。这里聚集几千人,有大量物资,劫掠可是有不少油水。而且由此南去十里,过了南易水,就是夏天逃过来的百姓聚居的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