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43节 (第4/10页)
个字。大宋立国六十余年,公认的三司使任上做的最出色的就是陈恕。赵祯与陈执中幼年相识,两人感情比其他人深厚得多。 陈执中支持杜中宵,还有一层韩绛的关系。陈恕跟韩绛的父亲韩亿的关系极好,两家世交,前两日韩绛找过陈执中,极力支持杜中宵,认为他到贝州,必能平定乱贼。 陈执中和宋庠主张等杜中宵到了贝州,试过了他的新炮之后再看结果,夏竦不说话,此事便就定了下来。其队宰执,包括文彦博在内,不好再坚持。 杜中宵年前出发,洹水到永济渠,沿着永济渠旁的道路,一路北上。 此时河冰未解,行不得船,不然走水路方便得多。新铸的青铜大炮,用了三匹健壮的螺子拉着,还带了六匹路上替换,一路北行。杜中宵带了陶十七,骑马走在前面。过年的时候,到了北京大名府。 大名府陈推官在城外驿馆迎接杜中宵,安顿下之后,道:“留守相公等在府衙,学士前去拜见。” 杜中宵吩咐了陶十七,随着陈推官到府衙拜见贾昌朝。这一路上赶时间,经过的州县,杜中宵都是住在驿馆里,从不拜会官员,住一夜一早起身。贾昌朝跟其他人不同,地位高自不必说,还是河北路安抚使,杜中宵到贝州前线,理应听他吩咐。 到了府衙,行礼如仪,分宾主落座,贾昌朝道:“学士远来辛苦。我这里备了酒筵,今夜为你接风洗尘。明日到城外,看你演档新炮,到底威力如何。若真如你所说,能撼动城墙,我当上章朝廷。” 杜中宵有些为难:“相公,贝州那里久攻不下,将士心急如火,下官当昼夜兼程——” 贾昌朝摆了摆手:“此地已离贝州不远,不差一日。年前枢密院在京城试过旧铁炮,轰在城墙上毫无用处,许多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