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68节 (第9/10页)
杜中宵连连摇手:“别人可以带去陈州,陶十七却是不行,此人我还有用处。” 韩绛摇了摇头,不再坚持。只要有图纸,有自己从旁指导,机器总能够造出来。他现在担心的,是找制船的匠人。陈州那里只能制河里的小船,要造车船是万万不行的。 此事两人交流最多,谈了几句,便就略过不谈。 韩绛道:“制蒸汽机我自在陈州找高手匠人,不过制铁的工匠,待晓还是让我带几位回去。以后要制机器,必然要用到许多好铁,哪里买去?只有在本州制铁,事情才好做。” 杜中宵沉吟一会,才道:“不瞒子华,我现在县里有两处赚钱的地方。一处就是今日见到的这些店铺,赚的利息充交钱粮,为公吏差役发放俸禄。还有一处,是营田务。营田务除了开田种地,收粮米,也有几处作坊。其中最赚钱的,便是打造各种农具。今日见了许多店铺,其实单按一种货物卖的钱,本县赚钱最多的就是农具。是以我这里用铁极多。匠人我可以让你带一些回去,但从化铁炒钢,到坩埚钢,每样都只一二人。子华回去之后,要让这些人教会其他人,才是正途。” 第110章 变出来的钱 韩绛带了一些工匠和新式蒸汽机的图纸回了陈州,匆匆已是数月。杜中宵听说已制了车船出来,只是蒸汽机安在上面并不顺利,还在不断完善。这种新生事物不是轻易能一蹴而就的,只能用耐心,用人力一点一点磨。功夫到了,自然有成功的一天。 过了新年,不知不觉就到了夏天,杜中宵离开家乡已经近两年了。老家父母传信来,等到秋天父母要一起过来,看看儿子。家里酿酒的生意,先交给韩练夫妇管着。 永城县后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