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86节 (第5/11页)

,实不堪重负,劝朝廷安抚契丹。最近他们争论不休,实在让人头痛。”

    见说起朝中大事,李璋沉默不语,站在那里。

    在案后坐下,赵祯道:“接纳了南逃百姓,依契丹的性子,很可能会诉诸武力。现在河北路二十余万禁军,虽然人数不少,想让契丹的大军有来无回,还是难以做到。”

    说到这里,赵祯叹了口气:“自去年杜太尉回京,时常讲解兵事,我与朝中大臣听了不少。现在看来,以往禁军不设大将,实在有许多坏处。不设大将,一到战时,大军无法统和,往往落败。要想败契丹恢复燕云,像以前那样是不行的。不过要整训禁军,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怎么完得成?”

    李璋道:“既是如此,陛下不如下诏,把契丹南逃的百姓全都还回去,平息契丹怒火。再等上两三年,全军整训完毕,那时开战不迟。”

    赵祯摇了摇头:“如果把人还回去,必然失河北百姓之心。还不只如此,河北路的官员,必然觉得朝廷惧怕契丹,事事都束手束脚。”

    李璋小心道:“如此,那就把人留下?契丹若是南下,大军迎战就是。”

    赵祯摇头:“依杜太尉所奏,要想有效遏止契丹,靠现在河北路的驻军是不够的。不是河北路的禁军不够,而是机动兵力不足。哪怕把刘几一军调去,还是不够。要把西域的张岊一军调回来,才能够有备无患。西域啊,不说是万里之遥,那里也不能有丝毫闪失。自中唐以来,那里便就不在中原治下,好不容易收复,岂能出意外?”

    李璋听了,再不说话,静静站在那里。显然,现在的赵祯很纠结。年初对契丹大胜,现在无论如何不想跟契丹示弱。可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