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36节 (第2/12页)

    杜中宵道:“要想让存的铜钱有利息,储蓄所就要向外贷钱收息才好。有存有贷,利用其间的息差来赚钱,不至其亏损,这生意就可以做下去了。天下用钱的地多有,只要有抵押物,就可以贷钱。”

    刘沆道:“如此做,岂不是官方放贷?民间借贷已经有无穷害处,官方再放贷,只怕会生出事端。”

    杜中宵道:“相公,天下间本来就有许多借贷的时候。不说天灾人祸,就是开垦荒地,开店办厂也多用得着。只要审查清楚,有抵押,有担保,不是收不到本息的时候,尽可以放贷。只要朝廷规定好了利息,不许放高利贷,又有何妨?储蓄所里那么多钱,是天下间最有本钱的,当然可以放贷。”

    李参道:“中丞说的不错,民间许多时候要借贷。便如农家,一个年景不好,种的时候没钱,轻则种不好地,重的则只能逃亡。此时放贷,用田里的青苗抵押,并不怕秋后还不上钱来。”

    李参做地方官时,曾经根据实际放过青苗贷,就是历史上王安石变法时的青苗法之由来。在农业社会,青苗贷是最显而易见的放贷机会,有地里的庄稼做保,也不怕收不到本息。不过现在不同了,有了工厂之后,最重要的放贷机会显然是工商业。工厂由于运营的关系,经常会要借贷,这才是银行的机会。

    要把天下的钱币统一,用铜币做本发行纸币,储蓄所里就有大量本钱。不用这钱放贷,储蓄所就失去了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不好维持。有了可以放贷的权力,储蓄所就变成了银行。

    文彦博点了点头:“一面收储户存钱,一面放贷,倒是可行。不过要具体怎么做,还要仔细考虑。”

    杜中宵道:“钱币一事,涉及天下根本,非其他政策可比。我以为,如果印钱引收归朝廷所有,再由度支司负责,就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