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3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风雨大宋 第336节 (第12/12页)

后背,那时可就麻烦了。我们分兵,攻下这两处后,扫荡其余,再合兵攻灵州不迟。”

    刘几沉默了一会,最后只能点头:“太尉既是如此决定,我奉命就是。”

    宋军向镇戎军聚集兵马,党项早就得到了消息,针对性地做了布置。在宋军炮下,一般的城寨没了用处,党项放弃很多地方,聚集兵马,建了几个坚固大城。最大的两个就是韦州监军司和西寿监军司,分扼葫芦川谷道两侧,依托坚城固守。宋军前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这两地。

    刘几是最早跟随杜中宵一起练兵打仗的将领,指挥风格带着营田厢军的影子。换装枪炮后,宋军野战能力远强于党项军。现在军中马匹又多,应当大量使用侦骑,先控制整个葫芦川河谷。而后把大军分成几个军团,去消灭韦州和西寿,掩护主力大军出葫芦川。

    在刘几看来,由于失去了野战机动优势,党项在葫芦川谷道布置的兵马不多。对付他们,使用偏师即可,大军主力应该在左右翼的保护下以最快速度前出。

    杜中宵指挥营田厢军,是三分之一骑兵,三分之一炮兵,配合三分之一步兵。出兵之前,先派侦骑四出,控制整体局势。而后在选定的战场,与敌决战。狄青却不是这样,还是按照以前的老习惯,整体以步兵为主。大量的骑兵,编成两个各三万多人的军团,随着军队主力前行。

    近三十万人,聚成一阵,沿河川谷道而行,刘几想想就觉得头大。在营田厢军的时候,杜中宵曾经明确提出,用枪炮的军队,一个军团适合多少人作战,分成数路。各路单独作战,既不相互干扰,又有自己的独立性。狄青完全没有这样的概念,既有的编制被完全打乱了。

    离开了帅帐,刘几叹了口气。这次进攻党项,由于狄青的到来,完全乱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