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1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182节 (第3/9页)

跳脚,急忙上前,对杜中宵拱手道:“运判,这个史大郎是前边史家庄史员外的独子,不是坏人。史员外庄子里有五百余庄客,万贯家财,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拿了他,只怕——”

    杜中宵道:“这厮一见面,就说我们摘他家果子,想来跋扈惯了。我在枣阳还有许多事做,若是人人如此,那还得了?让里正前来领人,教一教他们规矩!”

    说完,对身边的人道:“上马,我们继续察看四周!”

    史大庆捆了手,被人牵着,心中暗恨。不知杜中宵是什么来路,怎么一言不喝,就把自己捆了。自己活了二十余岁,县里的几任官员都见过,哪里见过如此狠的。既恨杜中宵,又有些害怕。

    黄田正忧心忡忡。史家庄二百多庄客,可不是好惹的,就连知县也轻易不招惹他们家。枣阳县不过一千多人户,大多数都是十几个大员外庄子上的客户,县中一切事务全是他们做主。得罪了他们,连朝廷的赋税都没有着落,知县都做不下去。而且这些人同气连枝,得罪了一家,其他几家一起作对,可不是一般地方可比。杜中宵初来乍到,就绑了史家庄大郎,实在太过鲁莽了。

    宋朝县的规模,是依人户而定,户数多的便是大县,户数少的是小县,不看面积。因为县的架构和官员数量,是按县的等级派的,而财政收入又跟户数有关。所以人口稠密的地方,县治就密,人口稀少的地方,县治就少。枣阳面积很大,为中下县,人户刚刚过千。这样一个县里,有两百多庄客的地主,毫无疑问是一方豪强,知县都轻易不敢得罪。

    杜中宵的记忆里,二百多户的村子,又是在平原地区,不过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村庄,哪怕就是村民争斗,这种村子也是小角色,怎么会在乎这种小地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