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3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382节 (第6/11页)

规矩。因为臣子见皇帝的时候,冬天没有火盆,夏天不会有扇,皇帝这么做,意思是与大臣一起感同身受。

    元昊叛宋,对赵祯是非常大的刺激。开始的时候,调集大军,意欲攻破党项。结果天不遂人愿,连番战败,举国上下束手无策,让赵祯非常失望。庆历年间,调范仲淹入京,行庆历新政,很显然那时候还想着有一番作为。但庆历新政除了在教育和官员任免上有所作为,其他的方面让赵祯失望,便快便就偃旗息鼓了。从庆历新政后,赵祯便就死心,不再有大的改革。

    嘉祐元年,赵祯病重,很长时间神志不清,经常说胡话。多亏文彦博等大臣,维持朝政,一直等到半年后赵祯重新清醒过来。所以现在朝中,文彦博地位很重,非他人可比。

    赵祯病好,正是杜中宵攻下了西域后。紧接着,狄青和韩琦带大军灭了党项,又在契丹灭耶律重元时取了朔州、德州等地,宋朝占了上风。这一系列事件刺激,赵祯又慢慢有了少年时的志气。特别是杜中宵主持的军改,赵祯一直参与,对于军队的事务,了解得比以前更深。现在赵祯眼里,重新整训禁军好似也不是多难的事情,只要按部就班,应该不难。

    赵祯这个人,不是意志坚定的雄才大略式人物,也不是能办好具体事务的人,一旦有困难,往往就会退缩。如果他估计事情办为成,那就得过且过,维行而已。朝中的事务,如果官员做不好,他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他的长处,是能约束自己,能够用好官员。当然前提是,有官员让他用。

    随着军事的上连续胜利,特别是这次整训,第一支军队编成,给了赵祯极大的信心。从杜中宵回京来的一年,赵祯也学了许多军事知识,现在对于整训禁军,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