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82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82节 (第5/12页)

不过他们就可以。

    不过,没有政治原则,没有文化根基,千年之后,蒙古人只剩下能歌善舞。保有狭小一域,只是两个大国不愿离得太近,别人的恩赐而已。曾经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及其他几个横行一时的欧洲小国,不过数百年,吞下去的全部吐了出来,就连自己的本土,也整合不了。

    为什么?是人民。他们压迫了人民,人民抛弃了他们。

    第112章 武进士

    天章阁里,赵祯来回踱步,不时看一眼旁边案几上的字。十几幅字摆在上面,写着的,正是河曲路军城中各个军校的标语。王拱辰回到京城,面禀之后,今天赵祯招集了几位翰林学士到天章阁议事。

    翰林学士正常编制六人,资历最久的一人为翰林学士承旨,地位最高,此时为曾公亮。其余在学士院供职的,除了本官是中书舍人外,带知制诰。如果在外供职,则不带知制诰,翰林学士实际是职名。

    此时在学士院任职的翰林学士四人,孙抃有事,今夜由曾公亮、王拱辰和赵概在旁。

    踱了好一会步,赵祯指着案几上摆在一起的步兵学校里的几幅标语,对侍立在侧的三人道:“步兵校里的这些,言语浅近,多用怪词,诸卿如何看?”

    王拱辰道:“陛下,这些立在校里的牌子与马、炮两校相比,确实浅近些。微臣以为,河曲路军校中选学员,步兵校里的人相对识字少些,又少读书,故言语浅显。”

    赵祯点了点头,又道:“那这些怪词又是怎么一回事?读起来甚不顺口。”

    王拱辰道:“杜节帅是白起建起来的营田厢军,依着军中枪炮用法,一切草创。这些怪词多是在编练营田厢军时,习以为常,最后沿用下来。”

    曾公亮道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