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6节 (第2/10页)
道么!” 自西北战起,近一两年,自觉有文韬武略投书自效的,献奇门武器的,林林总总,各种各样的奇人异士都到京城来。其中确实有真本事的,但更多的是浑水摸鱼。朝廷不胜其烦,近日才有旨意,这些人不许随便接驾,动不动就拦皇帝出行,什么事都先审报衙门。今日朝上,又有人提起,吴遵路心烦,先就把杜中宵等人认作小题大做,因为做案的是西北人就当成大案来报了。 杜中宵也有些犹豫,心中把事情理了一下,强自镇定,拱手道:“相公,不是我们小题大做,实在此事十分可疑。若是被学生猜中,朝廷要大失颜面。” 吴遵路看着杜中宵,好一会不说话。等到平定了心神,轻叹一口气:“说,你猜到什么?” “学生住在大相国寺那里,周围是有不少西北客人,但都是来京投效,得了官身的。昨夜到房里的贼人,学生依稀记得,日前恰好有一面之缘。他们抢的那本册子,刚好是有想要收买,那几个人在一边听到。想买册子的,是一个本乡人吴克久,相公可以派人去看一看他在不在。还有,住在隔壁的,是一个彭提辖带了叛逃党项的张源的家人,要去西北接降张源的。诸般联系起来,学生是怕这伙贼人,本就是党项派人到京城,想要劫取逆贼张源家人的,抢册子不过是顺手而为。为何?这册子学生本就要上交朝廷,大宋国土,想靠着册子里的法子发财断无可能。相公,案子虽小,如果张源家人有失,那——” 吴遵路沉着脸,对身边人道:“那个姓吴的住在哪家客栈?派人去看一看,带来问话!” 说完,对杜中宵道:“你们先在衙门等候,等姓吴的来了,我再问你们!” 自清早上朝,吴遵路粒米未进,吩咐完了,自回后衙去先吃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