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1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15节 (第6/12页)

些,便宜了总有自己的市场。这是常有的事,不只是收割机,铁监产的很多机器都有外面的小厂仿造。铁监并不严管,最多要求他们交些费用,不会不允许制造。

    聊了一会,陶十七道:“你们每一台机器都给铁监交钱,这钱怎么交的?铁监又没有人在这里,看着你们制做的数目,会卖出去多少。卖的多了,钱交的少了,铁监又能如何?”

    吴真道:“怎么如此?我们这些做小件的厂,跟做收割机的厂一样,都记得有帐。一旦被发现帐籍不实,以后就不能做意了。再者说了,除了一些易制的小件,机器上用的割刀、轴承等等,这些关键部件我们可制不出来,铁监总有办法清点数目。”

    陶十七点了点头。自己就是铁监的官员,有人占便宜可不行。只要管理到位,能收上钱来,民间小厂自己制造,赚些钱也没有什么。有了这许多的小厂,整个地区的技术素质上去,人也好招。

    这就是铁监带给地方的好处,不只是人员培训外流,还有成套的零件供应。特别是关键零部件,换个地方不但做不出来,买也不买不到。就如收割机,别的地方也有能人,能够把机器拆了之后,完全仿造出来。但关键的割刀、传动等零部件买不到,还是做不成机器。

    如带动割刀的轴承,用的是特殊品种的青铜,加入润滑油才能正常工作。买不到这些,用其他材料很快就磨坏了。更不要说割刀,制造困难且不说,材料用的是高碳钢。铁监的高碳钢很少卖到外面,价格奇高,而且朝廷有管制,类比于军器,民间根本不可能造出来。

    一个铁监还是小事,由铁监带动了整个地区的工业发展,相辅相成,才造就了这一带的繁华。如果像后以生产值论,铁监在京西路第一,超过了首州河南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