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大宋_风雨大宋 第26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风雨大宋 第265节 (第4/11页)

。最简单的办法,是朝廷税赋全用钱引,连现钱也不收,民间自然就会乐于使用。但河曲路这里却不能如此,朝廷已经免了三年的钱粮。要让民间乐于使用,只好靠常平司了。”

    陈旭来之前,就知道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回收经略司发出去的钱引。向杜中宵拱手道:“下官离京前,宰相和户部司特别交待,最重要的是把发出去的钱引,用货物换回朝廷手中。下官一路思索,河曲路民户太少,如果只是设立商场,就怕回收不多。人数最多的驻军,他们吃穿住用都是朝廷供给,并不需要到商场去买货物。百姓只有几万户,如何花得了这么多钱?惟一的办法,只有让来此贸易的番商使用。”

    杜中宵对包拯道:“我和龙图也是如此想。与胡商贸易不难,但要想让他们用钱引,不是易事。常平多用心,近些日子就要想出办法来。不然等到钱引发下去,过多过滥,物重钱轻,就会民心不稳。”

    人口少,市场就小,发出去的钱太多,通货膨胀再所难免。一旦通货膨胀,经略司要一直用钱引购买民间物资,发放工钱,钱引贬值,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不可收拾。

    户部司是保证钱引币值的关键,一方面赋税用钱引,保证钱引的信用。另一方面通过官方的商业活动,用货物回收货币。只要回收钱引顺利,市面上没有拿着钱引买不到东西的情况,才会一切顺利。

    河曲路有先天缺陷,赋税朝廷已经免了,户部司不能靠此提供朝廷信用。另一方面人口太多市场太小,商业活动回收钱引受到限制。两条路都不通,钱引印出来,很多就成为废纸。

    这难题不是几句话就能解决的,按下此事不说,大家一起饮酒。见气氛过于严肃,便就压下公事不题,说些闲话。

    酒过三巡,杜中宵对陈希亮道:“录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